一)茄子的采種技術
選擇采種田。茄子的選留種是保持茄子品種純度,經濟性狀,品質和產量的重要工作,因此應選擇比較平坦肥沃的地塊作為采種田。為了減輕病蟲害的發生,留種田塊只能種植一個品種,避免選用與番茄、辣椒等茄果類蔬菜連作的地塊。
留種。在田間豐產性狀好,而且還要在單一品種的田塊上選擇一些好的單株。那些選好的單株要標記好,以防忘記,可以在上面掛上牌子,而且,不能對它們使用生長調節劑。
田間管理。茄子采種田間的管理技術除與茄子栽培相同外,茄子采種田還要增大株行距,增施磷肥、鉀肥。為保持株型和防止倒伏,可在單株插桿支架。
選留種果。選種果要在采種田上進行。選擇那些健壯沒有病,符合本品種優良性狀的植株留出來作為種株,不要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劣株、有病害株。在種株上選第二層和第三層的果實留種掛牌,每株茄子留下3個果或者是4個果??梢栽谪S產的那些田地間,選出一些比較好的單株,并且記好標記,留足所需要留種的果樹,并多留1個果或2個果,以防誤摘或發生病害。
種子采收。茄子開花后兩個月左右就能充分成熟,果皮黃褐色時便可采收,采收一定要選晴天,采收后堆放在通風良好處后熟7天~8天,用刀削去果實兩端,剁成塊放入容器中搗壓,使果肉與種子充分分離,然后放清水盆中清洗,撈出沉在水底的飽滿種子,在下午,光線不強時晾曬。注意要避免太陽長時間的直曬,影響種子的發芽率。曬干后,種子經過精選、包裝后,放在通風、干燥、低溫的條件下貯藏。
(二)茄子的嫁接技術
嫁接時間和方法。當砧木苗長到5片~7片真葉,接穗苗長出4片到6片葉子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嫁接了。嫁接的時候,砧木高度大約在3厘米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。茄子嫁接應在濕度較高且光照較弱的18攝氏度~25攝氏度溫室內進行,嫁接常用劈接法。先在砧木高3厘米處用刀片平切,去掉上部莖葉,保留下部2片真葉,再于莖中間垂直切入1厘米深切口。隨后拔下與砧木粗細一致的接穗苗,在其半木質化處切去下端,上部保留2片~3片真葉,削成雙斜面楔形,其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,隨即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,對齊后用圓口嫁接夾固定,一棵嫁接苗就嫁接完成。
嫁接后管理。茄子嫁接后應馬上放入提前準備好的塑料小拱棚內,并及時進行葉面噴霧保濕,以免接穗萎蔫。然后用塑料拱棚蓋好、封嚴,最后外面再加一層遮陰物,以保持棚內濕度。嫁接后4天內完全遮蔭,溫度應保持25攝氏度到28攝氏度,夜間18攝氏度到22攝氏度。后4天到5天半遮陰,使其兩側見光。6天到7天后漸去掉遮陰物,并開始適當通風,直至完全成活揭去薄膜。接口愈合期溫度應保持白天25攝氏度~30攝氏度,夜間15攝氏度~20攝氏度,約10天后成活。接穗開始生長,而砧木的側芽生長也很迅速,這個時候要及時除凈砧木萌芽,這樣也可以促進接穗的生長發育,一般來說,茄子嫁接成活之后,就可以和普通茄子苗相同管理,在嫁接成活之后的13天左右就可以定植,定植以前的6天左右要適當進行煉苗,有利于定植后迅速緩苗生長。
(三)茄子的修剪
冬暖大棚秋冬茬茄子、越冬茬茄子或冬春茬茄子盛果期過后,隨著伏季的到來結果減少,品質下降。因此,在7月末至8月初就要進行一次修剪整枝。首先從結對茄的那個地方以上大約10厘米處把枝全部剪去,一般剪口距地面大約40厘米左右。然后,在剪后傷口處涂上防感染的石蠟或者藥糊,為防止從剪口處感染病害。
修剪后的管理。植株修剪后,為了加快發出新芽、生長新的側枝,要及時進行中耕松土和扶壟培土。一般扶壟高10厘米左右,扶壟培土追肥后要及時澆水一次。在這樣的管理條件下,剪枝后很快便可形成側枝,這個時候就要開始選定新枝了,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新枝分布,選擇6個側枝留下。當大部分植株見果后要施澆肥水,保持地面見濕見干就可以了。根據茄子的生產發育特點進行扣棚及棚室管理。
第二次修剪整枝。經過一次修剪后,加強肥水管理的再生茄子,在10月下旬就可以大量采收果實,至12月中將茄果全部收完。在“大雪”至“立春”之間進行第二次修剪整枝。這次的剪口要比一次的剪口矮5厘米左右,剪后于剪口處涂藥。
第二次修剪后的管理。第二次修剪整枝后,同樣也要進行施澆肥水,對大行內開溝迫肥,小行間進行深中耕松土,但中耕不要靠近主干太近和過深,以防碰傷主干和傷根。大棚溫度應維持在白天27攝氏度左右。夜間13攝氏度以上。此期要勤中耕,保持表皮土壤松軟,保墑、升溫,以保養根系,促進根系發育為主,并注意病蟲防治?!傲⒋骸敝?,選晴天上午于小行內澆水一次,并結合澆水追肥。隨著天氣逐漸轉暖,植株新側枝不斷生長。每株選項留3個新側枝,將花芽以下的側枝全部去掉,以后又轉入正常管理。
以上就是種植茄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技術,有采種技術、嫁接技術和修剪技術,希望這些知識可以給種植茄子的朋友一些幫助。